一、什么是绿色工厂?
绿色工厂是制造业的生产单元,是绿色制造的实施主体,属于绿色制造体系的核心支撑单元,侧重于生产过程的绿色化。绿色工厂是指实现用地集约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工厂。
二、为什么创建绿色工厂?
创建绿色工厂是《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战略性任务,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组织推动绿色工厂创建,加快技术创新和产用合作,推动重点标准制修订,引导技术服务与评价等市场化机制建立。优先在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机械、汽车、轻工、食品、纺织、医药、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选择一批工作基础好、代表性强的企业开展绿色工厂创建,通过采用绿色建筑技术建设改造厂房,预留可再生能源应用场所和设计负荷,合理布局厂区内能量流、物质流路径,推广绿色设计和绿色采购,开发生产绿色产品,采用先进适用的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和高效末端治理装备,淘汰落后设备,建立资源回收循环利用机制,推动用能结构优化,实现工厂的绿色发展。预计到2020年,全国将建立千家绿色示范工厂。
三、绿色工厂评价要求是什么?
绿色工厂(以下简称“ 工厂”) 应在保证产品功能、 质量以及制造过程中员工职业健康安全的前提下, 引入生命周期思想, 满足基础设施、 管理体系、 能源与资源投入、 产品、环境排放、 环境绩效的综合评价要求。
四、 对企业益处
1.梳理和识别国家、行业、地方法律法规、标准化要求,保障合规运营;
2. 分析和优化能源资源结构,促进环境管理,节能降耗;
3.树立热衷环保公益、履行社会责任的良好企业形象;
4. 提升品牌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5. 参与绿色工厂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定;创造竞争优势,为未来打基础。
6. 纳入国家“绿色工厂”试点,获得资金资助。
五、 评价依据
1.地方行业主管部门需在本地区的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中细化绿色工厂创建工作内容, 并依据本文件规定的评价指标体系明确本地区绿色工厂评价要求及评分标准,达到地方规定的分数要求的单位纳入绿色工厂名单。
2、《绿色工厂评价通则》 2018年5月14日,我国绿色工厂领域首项国家标准《绿色工厂评价通则》正式发布,标准号GB/T 36132-2018。该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联合电子、钢铁、石化、建材、机械、汽车等重点行业研究机构、协会、企业共同起草,该标准将于2018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
六、评价方式
1.绿色工厂试点示范评价应由独立于工厂的第三方组织实施;
2.实施评价的组织应收集评价证据, 并确保证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证据收集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查看报告文件、统计报表、 原始记录; 根据实际情况, 开展对相关人员的座谈; 实地调查、 抽样调查等;
3.实施评价的组织应对评价证据进行分析, 评价工厂是否满足评价要求提出的综合评价指标。 满足所有必选评价要求并达到地方规定分数要求的工厂, 可纳入绿色工厂名单。
图1 绿色工厂评价模型
序号 |
维度 |
评价指标 |
1 |
基本村注 |
合规性、管理承诺、目标/指标/方案等 |
2 |
基础设施 |
建筑、照明、通用用能设备、计量设备、污染物处理设备等 |
3 |
管理体系 |
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社会责任等 |
4 |
产品 |
生态设计、有害物质限制使用、节能、碳减排、回收处理等 |
5 |
能源与资源投入 |
能源投入、资源投入、绿色供应商管理、进货检验程序等 |
6 |
环境排放 |
工业三废排放控制、噪声排放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等 |
7 |
总体绩效 |
用地集约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等 |
表1 绿色工厂评价指标
图2 工作流程示意图